味精生产废水主要指味精生产中发酵、提取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,具有COD高、氨氮高、悬浮固体高与盐分高的特点,是业内公认的难处理废水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味精生产企业致力于废水处理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—2002)中一级A的直排标准,其中TN排放限值为15mg/L,这远高于《味精行业排放标准》(GB19431—2004)中对TN排放的的要求(小于50mg/L),使得废水中TN达标成为新的研究难点。
A/O法是一种简单、经济、高效的生物脱氮技术,被广泛应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领域。笔者以某味精精制废水处理项目为研究对象,该工程采用A/O工艺,调试成功至今,系统保持稳定运行,出水主要污染物均达到直排标准。在此基础上,笔者分别对A池与O池内的有机物与氮元素的降解进行了计算与分析,阐明生化系统中的脱氮途径,以期明确A/O工艺高效脱氮的机理。
1、材料和方法
1.1 味精精制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
笔者研究工程为山东济宁某味精生产企业的污水处理工程,废水主要来源于谷氨酸到味精的中和、脱色、浓缩和结晶等精制过程。该污水站设计liuliang为1500m3/d,设计进水水质COD为1500mg/L,总凯氏氮(TKN)为130mg/L;硝化液回流比为4.0,污泥回流比为1.0;设计出水水质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—2002)排放标准。该工程采用A/O工艺,处理流程见图1。
其中进水区有效容积为150m3,实现了进水与回流硝化液、回流二沉池污泥的充分混合;A池有效容积310m3,水流下进上出,有效保持了较高污泥浓度;O池有效容积3200m3;二沉池表面负荷为0.80m3/(m2•h),池型为辐流式,沉淀效果好,有效保障了生化系统的高污泥浓度。
1.2 A池污泥反硝化速率测定试验
采用批次试验对系统中的污泥进行反硝化速率测定。具体方法:在3000mL烧杯中加入1000mL系统进水与1000mL硝化回流液(O池末端混合液);缺氧状态下搅拌,每隔10min取样适量混合液样品,加硫酸酸化至pH小于2,高速离心,测定上清液中COD、NO2--N、NO3--N、TKN的浓度。由于系统进水与硝化回流液混合后溶液所含NO3--N浓度较低,故在此基础上额外补充了10mg/LNO3--N以tigao反硝化速率测定的准确性。
1.3 O池中污染物降解试验
为了考察污染物在O池中的降解过程,在O池中沿水流方向每隔10m设置1个取样点,分别标注0#、1#、2#、3#、4#、5#、6#、7#、8#取样点;并在二沉池出水处取样(9#取样点)。测定各取样点上清液中COD、NO2--N、NO3--N、TKN的浓度,分析其降解过程。
1.4 分析测定方法
废水水质的COD、NO2--N、NO3--N、TKN和pH以及表征污泥性质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(MLSS)均参照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(第四版)》测定;污泥含氮量参照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》(CJ/T211—2005)测定。
需要指出的是,由于味精精制生产废水中的氮主要源自含氮有机物实验均用TKN进行研究。
2、结果与讨论
2.1 味精精制生产废水生物处理装置运行效果
该工程自2013年5月投入运行以来,运行稳定,考察生产过程中100d运行的监测数据。监测结果表明:废水liuliang为(1270±335)m3/d,原水COD为(1724±897)mg/L,TKN为(93.5±41.5)mg/L,pH为8.5±2.4,处理系统活性污泥的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(MLSS)为(5.3±0.2)g/L。
进水水量水质波动很大,水量平均波动26.3%、平均COD波动52.0%、日COD负荷平均波动92%,但出水COD为(10.4±5.1)mg/L,平均COD去除率为99.4%,处理效果好稳定;出水TKN为(0.6±0.4)mg/L,平均TKN去除率为99.4%;出水TN为(7.2±1.5)mg/L,TN平均去除率为91.7%,说明系统不仅对氨氮、有机氮有极高的去除(硝化)作用,有很高的反硝化能力。
2.2 脱氮途径分析
对系统进行了30d的现场测定,包括进水liuliang、进出水水质、污泥浓度、污泥VSS/SS值、污泥含氮量、计算氮的去除总量、剩余污泥排放中氮的去除量。实验期间,为确保现场测定数据的准确性,将进水总污染负荷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。
统计30d的系统进出水数据可知,系统进水liuliang为(1400±45)m3/d,COD为(1256±64)mg/L,TKN为(84.7±6.0)mg/L,NO2--N、NO3--N未检出,故进水TN可用TKN代替;出水COD为(14±3)mg/L,TN为(7.4±1.9)mg/L。通过计算可得,系统平均COD、TN去除量分别为1739、108.2kg/d。
统计生化系统排泥数据得到:30d总计外运脱水污泥约9.6t,污泥含水率为84.5%±1.5%,VSS/SS为0.77±0.02,污泥含氮量为(54.6±1.1)mgN/gVSS。测定期间系统污泥浓度变化不大,在表观污泥产率系数计算中基本可以忽略;系统出水SS小于5mg/L,也忽略其对污泥浓度的影响。经统计计算可得,平均剩余污泥产量为208.7kgVSS/d,表观污泥产率系数为0.12kgVSS/kgCOD,泥龄约100d。
笔者研究中,认为该生化系统的脱氮总量M按发生的位置可以分为3个部分:(1)A池中的脱氮总量记为M1;(2)O池中的脱氮总量记为M2;(3)经剩余污泥排放的脱氮总量M3。其中系统M=M1+M2,M3是被包含在M1与M2中的,因缺氧状态与好氧状态污泥产率的差异导致无法区分。根据日均剩余污泥产量与污泥含氮量计算可得,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的脱氮总量M3为11.4kg/d,约占TN去除总量的11%。
2.3 A池COD与氮降解分析
系统进水、硝化回流液和污泥回流液在A池前进水区混合均匀,此阶段A池进水liuliang为(8400±270)m3/d,混合后A池进水COD、TKN、NO3--N分别为(222±13)、(14.6±1.2)、(6.7±0.2)mg/L,A池出水COD、TKN、NO3--N分别为(125±11)、(13.9±1.2)、(0.2±0.1)mg/L,进出水均未检出NO2--N,COD、TN平均去除量分别为806.4、60.9kg/d。由此可知A池中M1为60.9kg/d,约占系统TN去除总量的56%。
A池出水NO3--N为(0.2±0.1)mg/L,NO2--N未检出,说明NO3--N在A池中几乎实现了完全反硝化。A池有效容积310m3,MLSS为5.3g/L,可计算出污泥反硝化速率为1.86mgN/(gSS•h)。
为了了解污泥反硝化活性,采用1.2所述的方法对A池污泥大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。